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司空图诗论的生态化思辨(3)

时间:2013-08-20 15:13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周娅 点击:
近取诸身是诗论中的人文同构,以幽人之本身比照艺术之理,内含着深刻的主客生态互证性,可细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直接以人喻示。除了前面分析的系列幽人形象,还有以习之而不变的江岭之人喻不识诗歌韵外之致的当世之
  “近取诸身”是诗论中的人文同构,以“幽人”之本身比照艺术之理,内含着深刻的“主客”生态互证性,可细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直接以人喻示。除了前面分析的系列“幽人”形象,还有以“习之而不变”的“江岭之人”喻不识诗歌“韵外之致”的当世之人(《与李生论诗书》);以“即医而靳其病”者喻“今之贽艺者”“唯恐彼之善察,药之我攻耳”(《与王驾评诗书》);以“邻女”效颦喻诗坛的模拟之风(《诗赋》)。这些以人直喻的方式,反映了人的生态性存在与审美存在。第二类以人之精气为喻。在品评各类风格意境时,选择运用形容人的精神、品性的语词作比喻,如有些品目的篇名即是:“沉着”、“含蓄”、“豪放”、“缜密”、“疏野”、“悲慨”、“飘逸”、“旷达”等,形象化地阐明了诗歌风格的生命特征。这正如宗白华所说:“艺术是精神的生命贯注到物质界中,使无生命的表现生命,无精神的表现精神。”{5}
  “远取诸物”中的“物”指的是人以外的自然万物,既包含形而下的事物本身,也囊括了形而上的事物之间的“生生”之理。司空图对取“空山”喻诗的方式运用得得心应手,像以“味”喻诗,“咸酸味”喻诗内味,“醇美味”喻诗外味,“味外”喻“韵外之致”,此是一例。又有一例:以“环”(门上下横槛上的圆洞)喻虚,“超以象外”的关键在于“得其环中”,虚境之神支配控制了实境之形。还有一个以自然之道合文学之道的突出例子:“浓尽必枯,淡者屡深”。浓到极处必然枯竭,淡雅之中屡有深意。这本是朴素的自然生态的规律,用来比喻诗人创作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浓”“淡”矛盾却精准贴切。辨“味”之说、“环中”之论和“浓淡”之喻,直取诗学理论的最内核。这样感性体悟的意象思维不仅丝毫不逊色于西方严密推理式的思辨,而且从宇宙自然的生命节律得到启发和熏陶,更高一筹的“不涉理路”地寻到诗歌艺术的生命“理路”,从而彻悟物“象”之外的与文道相通、与天道一致的生命意蕴。
  四、结语
  “总结唐家一代诗”的晚唐文论家司空图,在“天人合一”的大宇宙生命哲学的观照下,以其内省式的审美化生态体验,“认为诗心当与宇宙共鸣,成为宇宙伟大和声的音符。”{6}他以一种超越性的生态意识和理论气度,将“诗道”之思徜徉在自然化育、万物生成的生态性的系统机理之中,并通过整合性的生生机制、多重化的生态意象,创生了一个有关诗学“道不自器,与之圆方”的理想化的生态家园。
  注释:
  {1}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162页。
  {2}李清良:《中国文论思辨思维》,长沙:岳麓书社,2001年,第24页。
  {3}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09页。
  {4}王湘华:《王国维的选词与论词》,《求索》2012年第3期。
  {5}宗白华:《艺镜》,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4页。
  {6}萧驰:《中国诗歌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45页。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