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任务的设计
任务的设计是开展“任务驱动”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教师在设计任务时,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其次,要分析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最后,确定任务的规模和类型。
1.1 学生学习特征分析
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明显的独立的意识和倾向,他们希望展示自我并得到认同,希望有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时间。对于《图片的加工》一课,学生普遍比较感兴趣。因此,在设计任务时尽量不要设计一些封闭性的任务,不要让学生低层次地模仿,至少应该在模仿的基础上要讲求一些变化和创新。因此,学生可以自由确定主题,素材也由自己选择。同学们有的选择了动漫主题、有的选择了信息技术的主题,还有的选择了介绍学校的主题。
1.2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分析
《图片的加工》属于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部分的一个内容,其主要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有:掌握打开图片的方法、设置图片大小的方法、工具箱中如选择工具的使用方法;理解图层的概念;掌握设置图层效果的方法以及输入文字的方法、保存图片的方法等;理解图像表达信息的独特魅力,并能知识迁移,举一反三。
1.3 制定具体的任务
根据以上的分析,笔者遵循了模仿—变化—创新、循序渐进的任务设计原则。在自定主题,设计制作一张海报的大任务基础上,按照图片加工的一般顺序,设计了六个具体任务。对于一些陌生或者复杂的操作,主要采用封闭性的任务和半开放性任务的形式,鼓励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有所变化。对于一些简单的操作或者相似的操作,采用开放性任务的形式,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同时在最后作品评价时作相应地加分。
(1)打开图片:使用Photoshop打开一张作为背景的图片,修改图片的宽度和高度为800*600像素。
(2)制作背景:使用“滤镜”菜单的相关命令修改图片的显示效果,样式自定。
(3)选框工具的使用:打开一张素材图片,在工具箱中选中“椭圆选框工具”,修改顶部属性栏中的羽化值为30像素,使用它选择图片的主要部分,使用快捷键“Ctrl+C”复制,然后到背景图片上使用快捷键“Ctrl+V”粘贴选区,再使用快捷键“Ctrl+T”(自由变换功能)将图片缩小旋转,并移动到合适的位置。
(4)选框工具的迁移:打开其它挑中的图片,尝试使用套索工具或者魔棒工具(注意羽化值的设置),将需要的图片区域也复制到背景图片上。
(5)文字工具的使用:在工具箱中选择“文字工具”,在顶部的属性栏中设置合适的字体、大小和颜色,在图片的合适位置单击并输入海报主题,并设置文字的效果。
(6)保存文件:选择“文件-存储为”菜单命令,将图片保存在桌面,格式选择“JPEG”,文件名自定。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