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民族高职院校要强化办学特色定位(2)

时间:2013-08-22 13:42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admin 点击:
二、将民族传统技术文化纳入民族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目标体系 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纳入现代教育课程方案中,是我国实行民族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提出了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教育人类学思想;潘光旦提
  二、将民族传统技术文化纳入民族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目标体系
  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纳入现代教育课程方案中,是我国实行民族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提出了“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教育人类学思想;潘光旦提出“文化位育”理论,这两大理论其实质就是如何处理中华多元一体格局在文化教育传承中出现的“和”与“不同”的问题,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共性”和“个性”的问题。
  潘光旦对“文化位育”的解释是“安其所有,遂其所生”,其蕴涵的意思是当一个人处于任意一时间、空间和社会关系中时,与其相交的一切自然关系就会浮现。“位”强调了环境对生命体的规律,“育”是进步,强调个体调整和改变自己。进行“位育”最大的保障就是环境,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前者是物质的,后者是文化的,一个人要想实现“安其所有,遂其所生”,不仅要与自然环境发生互动关系,还要与文化环境保持绵续的关系。
  纵观民族高职院校,其校园文化和课程目标方案与学生家庭文化、社区文化有着明显的断裂,其专业和技术技能在文化传承上出现较大的断层。民族高职院校学生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其生活的环境是以本民族文化为主体,但目前诸多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体现的是以主流文化和中原、沿海经济市场需要的价值为主,学生与学校教育的差异导致了学校课程与教学环境在文化上的疏离,表现为对学生文化的剥夺和文化的非连续性。将民族传统技术文化教育纳入学生的培养目标中,可以加强本土课程和专业的开发,凸显民族高职教育对本土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开发与利用,缓解学生与学校教育间非同质文化的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三、让民族传统技术文化推动民族高职院校特色发展
  民族高职院校的教育全过程是紧紧围绕“授业”和“育人”进行的。把民族传统技术文化融入高职课程目标中,能有效推动民族高职院校的特色发展,同时也能推动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模式的改革。
  民族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少数民族技能型人才、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的使命,对民族传统技术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将民族传统技术文化融入到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个环节,形成一套更适合民族高职学生培养和民族技术文化有效传承的教育方案。新的教育方案可以加深学生对民族技术文化的理解,推动民族高职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从教育系统层面看,高职院校具有“区域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范围有既定的地理区域。除此之外,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其专业设置、科研取向、实训实践同样要受到“区域性”特点的影响。民族高职院校除了要充分考虑“区域性”之外,还要充分考虑“民族性”和“技术性”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应用。在进行专业设置和教学模式的选择方面,在人才培养规格和类型的建设以及经费的筹措过程中,都要以所在区域的经济和民族技术文化特点为依托。只有立足本土,民族高职院校的发展才会有较为可靠的保障,才能推动民族高职院校的特色发展。
  四、民族高职院校特色定位的方法
  (一)构建民族高职院校学生民族传统技能评价体系
  要进行办学的特色定位,就必须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兼顾学历和技能的全方位人才培养评价体系。评价中要坚持定性与定量结合、全面评价与特色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引进用人单位与社会有关标准;积极推行“多证制”、“双证制”,引进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测试和民族传统技术资格认定。
  从现有评价体系看,高职院校包括民族高职院校在内,采用的是与普通高校相似的综合评价办法,侧重于智力评价,忽视技能考核。民族高职院校具有普通高职院校办学性质的职业性、办学模式的综合性、办学方向的地方性、办学特色的适应性、办学形式的多样性、办学师资的双重性、服务的民族性等特点。因此,在进行民族高职学生培养时,还要充分考虑民族传统技术技能。要充分引进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民族人才政策标准用于学生的培养评价体系中,建立“民族传统技术基本功合格制”,对“基本功”合格的学生给予证书认定,使学生就业时可在普通行业和民族手工企业中实现多元选择。
  (二)引进民族企业建设“校园工厂”,专业教学与项目教学相结合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办学中一种普遍的模式,从校企合作的形式上看,企业为学生提供的只是一个实习基地,学校和企业在教育、培养、就业方面合作的深度还不够。
  在民族高职院校中建设“校园工厂”,是实现校企深度合作的有效途径之一。有选择地将民族手工企业引进校园建设“校园工厂”,企业的设备、技术、员工全部进驻校园,形成校园的生产线,学生的实践就在课外活动中以企业员工身份进行。对学校而言,在学生的民族传统技能教育中就有了实训基地,有了民族技术方面的师资力量。对企业而言,特别是承担了民族文化传承任务的地方民族手工企业,就有了教育传承的平台,也解决了生产加工中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
  (三)让民族文化传承人进校园,补充新型师资力量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