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需要和社会需要使得每个人都在善与恶之间徘徊。影片中残暴的法国厨子是人性邪恶的极端代表。从故事中可以得知,当派目睹母亲被厨子残杀自身也将受到威胁时,他像影片中的老虎那样一跃而出,杀死了法国厨子。作为信奉印度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三种宗教的宗教徒,派一心向善,但在危急关头却毅然突破了道德底线为母复仇。就像派后来描述的那样,“他(厨子)将我心里的邪恶带出,我必须与之妥协”。一跃而出的那个老虎可以被看做是人类心中邪恶的化身。
而当少年派心中的邪恶喷涌而出,派自然无法正视,杀人后的罪恶感促使他与之进行了殊死的搏斗。然而面临生存的巨大考验,他不得不学会理性地向人性中的“邪恶”妥协,甚至于放弃素食的信仰去吃食剩下的尸体。当人类处于极端环境下的时候,再善良的人都有可能露出狰狞的面目。而当人类境遇改善,自身的安全得到保障,邪恶的面目又会被隐藏起来。对于人性的丑陋,马克·吐温(弗朗斯,2007:133)曾经讽刺说:“如果你捡回一条狗,并给它优裕的生活,那么它是不会咬你的,这就是狗和人最基本的区别。”从中可见一斑。这里我们无意说少年派本人的人性是丑陋的、邪恶的,但从中可以延伸到思考整个人类的特质。
试想,获救后回归人类生活的派虽然摆脱了邪恶的影子,但他能否经受如此大的精神痛苦和创伤,从沉重的罪恶、负罪感中脱离出来?影片的最后当作家得知成年派有了妻子儿女,说“这个故事有一个完美的结局”,恰恰说明派已经成功地从罪恶感中走了出来,重建了自己的精神信仰,从而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这完全可以从少年派和成年派吃饭前的祈祷中找到答案。
细心观察会发现,少年派和成年派吃饭前都会用伊斯兰教的方式祈祷。这其中有什么含义呢?首先了解一下派的宗教背景。少年派信奉印度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种宗教,然而三种宗教对人性的认识并不一致。印度人认为人性大半偏恶,故创立佛教以劝人行善;基督教认为人性恶,由此上帝让耶稣诞生救赎人类;而伊斯兰教虽与基督教有共同的渊源,但在对人的认识上有着本质区别。
《圣经》中常常寓示,基督徒的神是圣洁的神,圣洁的神不能容忍任何罪恶与污秽,因此当原本圣洁无瑕的亚当与夏娃犯下原罪堕落后,上帝便把他们赶出了伊甸园,从此背离上帝的人类便生活在原罪之中,等待着救赎。而伊斯兰教的经典中对于亚当和夏娃的原罪,真主阿拉却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他宽恕了亚当和夏娃的堕落,仅仅把偷吃禁果的行为看做是犯错,并让他们继续管理伊甸园。由此可以看出,上帝对于人类的背弃与罪恶选择的是惩罚与隔离,认为人类是一群需要救赎的“罪人”,而真主安拉选择了宽恕,认为人类可以通过自己的好行为和虔诚的礼拜与祈祷来抵消自己在生活中所犯的大错和小错。
当作家看到成年派饭前用伊斯兰教的方式祈祷时,派说出了原因,“我们在成百上千的神面前感到有罪,除了那一个(真主阿拉)”。如果说少年派的选择是天性的向往,成年派的选择则是必然。派必须选择宽容的真主阿拉才能解救自己的灵魂,消除内心的罪恶感,他用虔诚的祈祷希望来抵消以前的“过错”(在基督教看来是罪恶)。只有这样,才能忘掉那只“邪恶”的孟加拉虎,所以成年派才会在影片开头说,“我已经很多年都没有提到过理查德·帕克了”。
四、结语
优秀的作品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也经得住多重解读。就像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老虎。本文从不同的视角对影片中老虎的隐喻意义进行了三种解读,第一种解读是明亮的、鼓舞人的;第二种解读是客观的、理性的,第三种解读是黑暗的、令人不敢正视的。正如影片中成年派问作家一样,“这两个故事你喜欢哪一个?”作家选择了有动物的那一个,但又陷入了沉思。显然,喜欢的那个不一定是真实的那个。幸好这只是一个故事,我们大多数人虽不会有派那样的经历,但透过他的故事可以审视我们的灵魂。正如英国诗人西格弗利·萨颂的诗句:“我心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审视我的心灵吧,亲爱的朋友,你应战栗,因为那才是你的本来面目。”
[参考文献]
[1]弗朗斯·德·瓦尔.人类的猿性[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
[2]郭宝宏.论人的需要[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3]休谟.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1002080872、 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