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作品从来都是形神具备,除了技法技巧层面的创意外,思想哲理层面的内涵才是关键所在。《千与千寻》的绘画设计可谓创意百出,经典的写意式手法,不失真,不拘谨,正如齐白石先生所谓“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人物设计符合身份,极为逼真,又绝非写实。而神怪精灵则各有特色,主要的天神妖怪都经过细心思考,惊奇而不突兀。而在这一系列绘画形象之后,却有着深层的寓意,这是一部关于自然、关于人性、关于社会、关于价值等诸多命题的不朽作品。
《千与千寻》单从影片的情节方面来说,是一个关于孩子成长的故事。小千寻从胆小柔弱到坚强自信,主题依旧是歌咏正义、善良、拯救的意义,但故事中的符号化的形象设计和寓意极深的文化内涵却告诉我们这不是一部单纯给孩子看的电影,成人也会从中受益。
一
影片中的绘画简明但不草率,不管是背景还是人物其实都精细到每个细节,人物精细到衣着的样式、头发的发式,景物也精细到一个广告、一个齿轮,而一切的现代化气息又让我们感到生活的熟悉和真实。影片的铺垫也很到位,在人类世界可有可无的神明的家——石祠在成人的爸爸妈妈面前一扫而过,未曾留意,而进入精灵世界后再次出来时,那个神秘世界在成人的意识中依旧未曾存在过。人类的主人公爸爸宽阔的下巴、两撇稀松的胡子、绷紧的腰带、健壮的体魄、鼓鼓的肚子都暗示符合一个贪吃、健忘、刚愎的人。妈妈漂亮而显得顺和,细致入微的发型告诉我们她也无法走进童心世界。
相比之下,小主人公则显得画工粗放了些,小千寻头发不太整齐,但也不算凌乱,瘦弱的外表,胆子很小,既不时尚漂亮,又非聪明能干,在爸妈面前始终处于被动的局面。但千寻给我们一种很真实的感觉,诸多的细节让这个小女孩离我们很近。初到神明世界时的她的择路而逃,向锅炉爷爷致谢时意外撞到头的龇牙咧嘴,害怕时的瑟瑟发抖,疼痛时的苦苦支撑,惊奇中的圆圆双眼,等待中的眼泪汪汪,虽然弱小却给我们希望。在故事的最后,她成为幽冥世界的“王”者,以自己的善良、仗义、胆识、信念征服了幽冥界的所有人,见证了“真诚”的力量,“坚持”的奇迹。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1002080872、 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