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由于胃中内容物反流引起的直接症状或者并发症,其具体包括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反流性食管炎(RE)、Barter食管(BE)。近年来研究显示,在世界各国GERD的患病率常年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有些国家甚至高达20%,而在中国发病率约6%,且有常年上升趋势,临床医学GERD已经被视为一种常见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1]。本文通过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技术(MII)与内镜检查、食管测压、24h食管pH监测等诊断方法的比较,试图探讨在GERD的临床诊断中MII技术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GERD82例,随机抽取40例做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其中男19例,女21例,平均年龄(32±12.4)岁,14例既往有GERD病史。
1.2方法
MII直径2mm绝缘导管为阻抗测量导管,该导管每间隔2cm设置电极环,通过相邻的电极环为单位形成一个单独的阻抗通道,整个测量管由多个单独的阻抗通道组成。测量管通过金属丝与人体记录设备连接,进行24h监测数据采集。通过对食道监测数据变化绘制动态数值曲线进行分析诊断。内镜检查:传统上消化道内镜检查。食管测压:患者空腹半日,处于安静平卧位处,表面麻醉后,将测压管通过鼻腔插入食管至胃部,校正压力极限后测量压力情况。24h食管pH监测:经食管测压定位后,选择缓冲液校正pH电极,将pH导管至于食管内,监测24h。
1.3诊断比较
1.3.1MII与内镜检查比较用上述两种方法对GERD中NERD、RE、BE的检出率比较。
1.3.2MII与食管测压检查比较比较用上述两种方法测量对GERD反流情况的诊断价值。
1.3.3MII联合24h食管pH监测与单独24h食管pH监测比较比较上述两种方法对GERD、pH反流病症的诊断价值。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1002080872、 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