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愿清单》(TheBucketList)是由导演罗伯·雷恩拍摄的并于2007年上映的美国电影。它讲述了两个患了末期癌症的老人如何面对病痛为他们带来的“死刑”以及他们在余下的日子里如何度过丰盛和欢乐的人生的故事。不少观众有感于影片中夸张诙谐的喜剧情节;还有一些人却认为导演以一种“不严肃”的态度来表现“死亡”这么严肃的主题,是对生命的不尊重。笔者认为,这是一部既能引发大众欢笑又有着深刻主题的电影,这种双重性正是狂欢化精神的核心所在。狂欢理论是由前苏联著名文艺理论家米哈伊尔·巴赫金创立的。他在关于狂欢文化和狂欢化文学问题的研究中,不断地提出和张扬着双重性的思想和原则。本文运用巴赫金的狂欢理论所提供的视角探析狂欢双重性在电影《遗愿清单》中的体现,从而揭示影片的独特魅力。
一、亦正亦反:狂欢化的人物形象
巴赫金认为:“狂欢式所有的形象都是合二而一的,它们身上结合了嬗变和危机两个极端:诞生与死亡(妊娠死亡的形象),祝福与诅咒(狂欢节上祝福性的诅咒语,其中同时含有对死亡和新生的祝愿),夸奖与责骂,青年与老年,上与下,当面与背后,愚蠢与聪明。”[1]165在电影《遗愿清单》中,两位核心人物身上都带有深刻的双重性烙印。
爱德华·科尔(EdwardCole)是一家健康医疗机构的CEO。丰厚的资产和极高的社会地位使他成为一个傲慢无礼、自命不凡的“国王”。在影片开头的法庭上,爱德华对控方提出的他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屑一顾,他把这场官司称之为“无聊的争斗”,并不可一世地说:“兄弟姐妹们,你们需要我,但我不需要你们。”然后拿出一张面值可观的支票作为了结。然而病痛却给这个高高在上的“国王”脱了冕。他入住到自己的医院里,却因为自己一直推行的“一个房间两张病床,谁也不能搞特殊”的经营理念,自讨苦吃地和别人共享一间病房。爱德华住院第一天因拒绝护士的帮助而摔下病床的情景可以被当成是一场象征性的脱冕仪式。随后他被迫剃光了头发,看起来活脱脱一个小丑的形象。但他还是不忘记喝他的麝香猫咖啡,一种名贵的黄金之水,不忘记吃全洛杉矶最好的美味,然而病痛的折磨却使他大吐特吐,最终把美食灌进了马桶。喜欢发号施令却不得不受控于人,嘲笑别人也被人嘲笑,爱德华是一个集骄傲的国王和无奈的小丑于一身的双重性人物形象。
卡特·钱伯斯(CarterChambers),一位黑人机械工,是爱德华在医院的室友。他出身卑微但博学多闻,外表木讷实则睿智。卡特身上狂欢化的外在表现要少一些,但它渗入到性格塑造和欲念发展之中。“欲念的狂欢化首先表现在欲念的两重性上:爱情与仇视相结合,吝啬与无私相结合,权欲和自卑相结合,如此等等。”[1]211在影片中,卡特的内心始终处在欲念的双重冲突之中。他一生都在为别人而活。为了使他的家人衣食无忧,他放弃了当历史教授的梦想,在引擎盖下一干就是45年。他无疑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好祖父。然而美满的家庭并非意味着他人生了无遗憾,正如他后来告诉爱德华的那样,他和妻子虽然相爱,但如今却一点也没有当年牵着妻子的手过街的感觉了。他说,一路走来,我们好像失去了些什么。他也想要“自私”一回,为了自己活一次,于是,经过反复挣扎,他终于不顾家人反对,决定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和爱德华一起去完成自己的“遗愿”。在这次愿望之旅中,卡特做了很多疯狂刺激的事情,释放了自己内心隐秘的激情。最后爱德华巧妙地安排了一个年轻的黑人女子与卡特相遇,他们交谈甚欢,可是当女子暗示跟他过夜时,他却拒绝了,因为他重新感受到了对妻子的爱。于是,卡特像一个陌生人那样离开,却又作为丈夫回到了妻子身边。从奉献到自我再到回归,从爱到漠然再到爱,卡特的形象因为这种欲念的双重性而丰盈生动。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1002080872、 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