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音量变化
音量是物体振动时声音的客观量,从语音发声学角度来看,在音高稳定的情况下,音量取决于发音体镇定的幅度,振幅越大,气息量增加,音量就越大。每个人都有发声最舒服的状态,如果片面的追求音量而使朗诵时声音出现嘶哑或者僵硬,忽视自身的嗓音条件单纯增加音量,这样获得的声音是不美的。音量的大小与朗诵者的情绪和表现欲望有关,表现欲望愈强烈,音量也会随之增大。
例如关山的作品朗诵作品《海燕》中,文字里表达的力量的强弱使音高和音量起伏变化,第一句交代环境,是渲染气氛的,其中出现主角的一句“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处理时音高和音量相对加强,表达出海燕矫健、高傲、锐不可当的雄姿。“高傲”给海燕的行动赋以情态,赋以人的神韵,音高和音量都应加强。文章的第二段,从“声音”里正面阐述了海燕“叫喊”的深刻含义──“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乌云听出了欢乐”,“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朗诵家用排比句式渲染了海燕朝气蓬勃、斗志昂扬的气概,随着情绪的积累,音高和音量的逐渐增强,将朗诵推向这一部分的高潮。
2.3音色变化
在朗诵作品中,朗诵者不同,声音特质也不同,对稿件的理解也不同,表达手法和表达习惯都有所不同,所以,同一篇稿子,不同的朗诵者,表达的效果也就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发声特点,具有独一无二的个人特色,朗诵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别人不可复制,只能模仿,而艺术的价值是创造,朗诵者本身的声音特点使稿件表达出不同的意境。讲到音色不同的韵味,舒婷的《致橡树》,丁建华和林如都朗诵过此作品,因为两个人音色有差异,因此朗诵中表达的情感就不一样,带给受众的感受也不同。丁建华的作品中“木棉”的形象给人的感受是柔弱中带着坚贞,恬静而文雅,展示出来的形象是女人的心像雨露,滋润着这一方土地。她朗诵时声音虚实结合,“凌霄花”、“痴情”、“泉源”这些字虚化的处理显示出女性的温柔亲切多一些,甚至“险峰”这样有力量的词她运用自身的音色处理时都会觉得不那么“险”了,更表现出女人柔美的一面。而林如作品的“木棉”给人的感受形象热烈而明朗,在朗诵中,表达树木生存的必需条件中“日光”和春雨贵如油的“春雨”时,音色明亮,给人的感受就不是博爱,而是对橡树奉献的爱。整首诗的朗诵让人感受到“木棉”也是树,虽然弱小,但是仍能顶起半边天,冰霜风雪也无法将它摧垮,声音表达中嘘声运用较少显示出女性坚强的性格,属于大女人类型。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1002080872、 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