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何去何从》是美国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讲述了一位名叫康妮的少女遭遇诱奸的悲剧故事。本文通过细读文本,探究康妮自我身份及自身情感的迷失,并揭示除了自身因素之外,康妮的悲剧还来自于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原因。康妮的悲剧成因是多方面的,作者期望通过描写青少年的遭遇起到教诲作用,引起读者的反思。
【关键词】乔伊斯·卡罗尔·欧茨;《何去何从》;康妮;悲剧
《何去何从》是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最著名、最广为传颂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以一位15岁的少女为主人公,通过描写她对外界的感知来构建整个故事。康妮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她注重外貌,爱出风头。由于在家感受不到应有的关注和宠爱,她热衷于与女伴一起在街上闲逛,与男孩约会。有一天她独自在家,突然有两个陌生男人开车闯入,引诱康妮出门。最终康妮妥协,她的悲剧也由此展开。本文通过细读文本,分析这一诱奸事件背后康妮经历的迷失,并指出康妮悲剧命运背后的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
一、悲剧的内在成因:康妮的迷失
小说中,康妮的迷失表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自我身份的迷失和自身情感的迷失。小说伊始,作者就向我们描述了康妮爱照镜子的习惯。据拉康的镜像理论,婴儿对镜子的迷恋正是自我意识开始形成的表现。而康妮需要时刻依靠镜子或是别人的脸色确定自我,也体现出她的不自信。除了照镜子,康妮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爱幻想。她经常沉溺于之前与男生的美好回忆,“当她重新睁开眼来,她几乎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地”(国彬等,28)。沉浸在幻想中而忘了自我,体现出康妮精神的空虚。因此,当弗兰德接近她、引诱她时,她并没有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弗兰德的花言巧语下迷失了自我。小说中描写康妮一步步走向弗兰德的过程很好地反映了康妮心态的变化。最开始,康妮能清醒地认识到弗兰德可能带来的危险,她的态度一直是冷淡的。当她发现弗兰德对她的情况一清二楚,她的潜意识开始认同弗兰德。当弗兰德对她进行言语冒犯并威胁她时,她内心充满无助,几次想打电话求救。经过思想上的不断挣扎,她的心理防线也逐渐崩溃。直到弗兰德说出“您从那里来的那个地方已经再也不存在了,而您心里想去的地方则被取消了”(国彬等,43)这句话,彻底使康妮受制于非理性的潜意识支配。她在极度的惊吓中迷失了自我,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而是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身体走向弗兰德,完全丧失了自我,最终走向悲剧的深渊。
康妮情感的迷失主要表现在爱的缺乏上。康妮非常渴望得到爱与关注。她喜欢打扮地光鲜亮丽的与朋友在街上闲逛,借此来得到自我满足。“她俩在其中钻来钻去,一直走向灯火辉煌、苍蝇成群的餐厅走去,满面春风又满怀希望,好像正走进一座圣殿似的,这座圣殿在朦胧的夜色中隆起,准备赐予她俩所渴望的安乐和福份”(国彬等,25)。在青春期的少女心中,即使是苍蝇成群的餐厅,只要有她们心仪的男生,有同龄男孩目光的追随,那就是一座圣殿。但是异性带给康妮的关注和爱是虚无飘渺而又短暂的。她常常胡思乱想那些遇见过的男孩,但最终他们都化成了一种感觉,并满足不了康妮内心对爱的渴望。她始终期待能遇见一位真正的白马王子,以寄托她所有的情感。所以,当弗兰德的车开向她家,康妮的第一反应是整理自己的发型,也因为内心怀有期待,才给了弗兰德接近的机会。小说中从始至终弗兰德没有跨进康妮家门一步,最后的结果却是康妮自愿地走出家门,跟着弗兰德走。康妮的潜意识里一直渴望得到爱与关怀,希望找到真命天子,而弗兰德的出现使得这一想法从潜意识进入到意识中。康妮最终怀抱一丝希望跟着弗兰德走,殊不知她选择的不是朋友,而是魔鬼。
二、悲剧的外在成因:社会和家庭
康妮的悲剧不仅与她自身因素有关,也与社会环境和家庭因素密切相关。这个故事写于1966年,当时美国社会正处于“反主流文化潮”。当时的美国青年群体否定理性,强调本能,通过奇装异服,毒品,摇滚乐,和群居的方式来体现反叛的精神,表达对主流文化的不满。小说中出现的汽车餐馆、摇滚乐、电影等都充分体现了60年代的文化。康妮深受反主流文化的影响,崇尚享乐,追求刺激和幻想,在生活的百无聊赖中渐渐迷失了自己。她的物质生活很丰富,但精神世界却极为空虚。弗兰德的形象代表了60年代典型的美国青年。他把车漆成张扬的金色,追求时髦的穿着:“紧身褪色牛仔裤塞进黑色磨损的靴子里,一条皮带把腰身缩进去,使他的苗条身材显露无疑”(国彬等,31),把鲍伯·迪伦当自己的偶像,狂热于摇滚乐。当康妮见到弗兰德,这种嬉皮士的打扮使她顿生亲切之感。而后弗兰德又借由音乐这一共同爱好造成对康妮的心理暗示,暗示她跟他走,去追寻她们这一代渴望的自由以及热烈的爱情。弗兰德像是一个引路人,一步步引导康妮开启以放纵和非理性为特点的享乐主义的大门。最终康妮主动走向弗兰德,表现出她对形形色色花哨浅薄的享乐主义的迷恋。
除了社会因素带给康妮的影响,家庭问题也是造成康妮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小说中康妮和她的家人在情感上一点也不亲近。康妮的母亲总是拿她与姐姐琼进行比较,并经常责怪她什么事都做不好;康妮的父亲则是十分冷漠,对家里的一切都漠不关心,也懒得和他们说话;康妮的姐姐琼和康妮也并不要好,她与康妮性格迥异,彼此嫌弃。对于正处在关心自身价值的青春期的少女来说,得不到家人足够的关爱无疑是严重的打击。“康妮在家找不到一个可以沟通的人,孤独游荡在孩童和成年的边界,渴望进入未曾体验过的成人世界”(张笑筝,16),所以她总是在外面闲逛,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在康妮遭遇弗兰德的引诱时,她慌了手脚,内心无助紧张,首先想到的就是家人。然而,家人不在身边,使她感到深深的无助。一开始,她还会明确拒绝弗兰德的邀请,坚定地呆在室内,不踏出家门一步,寻求家的庇护。但随着弗兰德言语上的不断引诱,她的心理防线一点点被击溃,直到弗兰德说:“您现在呆的地方——在您爹的屋里——这不过是个硬纸箱子,我什么时候都能把它撞倒”(国彬等,43),她才突然意识到,她所谓的“家”只是一个空壳子,没有爸爸的保护,也没有妈妈的爱,她在其中感受到的只有孤独和压抑。想要逃离这样冷冰冰的家的意识在她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她要从这里出去,寻找能带给她爱和温暖的人。正是冷漠的家庭使得康妮潜意识中有了逃离的想法,在弗兰德的引诱下,这一想法破土而出,并最终占据上风,支配她的行为。
三、结语
欧茨在《何去何从》中塑造了一位迷失的少女形象,引发了读者的关注和大量讨论。通过对主人公康妮悲剧的内在成因和外在成因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康妮的悲剧命运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与她个人、家庭、和社会有着必然联系。康妮身处推崇享乐主义的社会,得不到家人的关爱和正确引导,在丰富的物质生活中一步步迷失了自己,精神世界极度贫瘠。当遇到弗兰德的引诱时,她无法做出理智清醒的判断和思考,而是跟随自己的本能,无意识地走向一片“广袤的、阳光灿烂的土地”(国彬等,45),殊不知她走向的其实是未知却又充满危险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龚隽峰.浅析20世纪60年代美国青年价值观的变化[J].法制与社会,2008(6):294-296.
[2]李蕴芸.重压下的迷失与觉醒——欧茨小说青少年形象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3]乔伊斯·卡洛尔·欧茨.国彬,陈新,义国,译.爱的轮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4]张笑筝.论欧茨短篇小说中的“心理现实主义”[D].吉林:吉林大学,2013.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1002080872、 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