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味"表达了语文教学最本质的特点。当前,不少语文课堂"语文味"有所缺失,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1"语文味"体现在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
一位教师执教《麋鹿》(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一课,教学伊始就用多媒体播放一只"鹿",然后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提问:这是不是一只麋鹿?学生仔细观察,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最后判断出这是一只普通的鹿。
这位老师执教的语文课"串味"了,变成了一节科学课。因为教师没有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文中描写麋鹿外形特点的语言文字,进而在头脑中再现麋鹿的形象,而是强加给学生一个现成的麋鹿模型。这样的语文教学,既忽视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又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认真研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描写麋鹿外形的,并把重点的词句圈画出来仔细琢磨。在学生充分理解描写麋鹿外形特点的语言文字的基础上,适时出现"鹿"的图片,让学生通过比较,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和巧妙。这样,既可以使文中描写麋鹿特点的语言在学生头脑里活化起来,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语文味"体现在对课文的情感体验
仍然是刚才的教学片段,老师在让学生观察并判断图上的动物是不是麋鹿后,便叫同学们打开课文,迅速读一读课文中描写麋鹿外形特点这一小节。随即,老师便创设情境:现在有许多游客到了大丰麋鹿保护区,谁愿意做小导游,向游客介绍这里的麋鹿。接着便有一两个学生扮演小导游枯燥地、语无伦次地介绍着,介绍中还添加了很多滑稽的导游词和欢迎词。
学生的"语无伦次"和"滑稽搞笑"大大冲淡了语文味。这一教学环节,要想富有浓浓的语文味,必须重视指导学生进行情趣朗读,通过朗读,体验作者在描写麋鹿外形特点中所透露的情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这种长相特别的动物肯定很感兴趣,可让他们把感兴趣的地方绘声绘色地朗读出来。学生有的可能充满情趣地朗读鹿角的特点,有的可能对麋鹿身上毛的变化更感兴趣,有的可能会连贯起来完整地读。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创设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扮演小导游,运用脑海里的画面创造性地用语言将麋鹿的外形特点复述出来。这样既促进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又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语文味"呼唤语文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语言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1002080872、 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