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3)

时间:2014-03-15 10:06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张勇 点击:
字字句句好似称量而出,[7]这是朱自清对闻一多诗歌语言的称赞。同样,朱自清也很注意散文语言的艺术锤炼,一字之立,几经推敲,往往简约警策,画龙点睛。以梅雨潭的绿描写为例。绿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是一种颜色,可视

  “字字句句好似称量而出”,[7]这是朱自清对闻一多诗歌语言的称赞。同样,朱自清也很注意散文语言的艺术锤炼,一字之立,几经推敲,往往简约警策,画龙点睛。以梅雨潭的“绿”描写为例。“绿”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是一种颜色,可视而不可触。但朱自清笔下的“绿”变成能触动的有生命的物体。“心随着绿的潭水摇荡”,作者却说:“心随着潭水的绿而摇荡”,这一词序的变化顿时使“绿”活起来。作者用了一连串拟人化的比喻来写“绿”:她松松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少女的心……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啊。……这使我们不仅看到了“绿”,而且能触到“绿”。可见,他的散文语言不但富于表现,而且还很鲜活。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一段话:“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然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8]朱自清作为现代散文史上的大家,他的笔就像一只万能的神棒,不论什么题材,到了他的笔下,便能幻化成优美动人的散文。人们不但为他的散文所体现的真情所感动,更为散文完美的艺术特色所折服。正是这完美的艺术特色使他的散文成为千家万户传诵的“美文”。正是这完美的艺术特色给人们带来无限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杨振声:《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摘自《朱自清名作欣赏》,中国和平出版社,2001年5月第二版110页。

  [2]刘勰:《文心雕龙物色》摘自《古代文论名篇选读》,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7月第一版,165页。

  [3]丁玲主编的文艺月刊《北斗》,1931年12月

  [4]朱自清:《山野掇拾》原载《我们的六月》,1925年6月9日。

  [5]朱自清:《答<文艺知识>编者关于散文写作八问》见《朱自清先生年谱》。

  [6]叶圣陶:《朱自清新选集序》,见《文艺报》,1982年第5期。

  [7]屈毓秀:《试论朱自清和他的创作》摘自《朱自清研究资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8月第一版,164页。

  [8]王国维《人间词话》第一部分第56节,摘自《古代文论名篇选读》,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7月第一版,516页。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