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满足多型号、高密度发射任务需要,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加强航天科研生产纪律和队伍作风建设,严格科研生产管理,杜绝低层次质量问题发生,对科研与生产并重的航天科研生产现场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参照《企业现场管理准则》和全国现场管理星级评价办法,结合航天科研生产任务特点,提炼形成了科研生产现场评价工作实施指南及评价表,摸索出适用于航天科研生产现场的管理和评价方法,以进一步提升现场管理的规范性、系统性,实现以评促建,形成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科研生产管理;现场管理;以评促建;长效机制
引言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通过在生产现场推行6S管理、QC小组活动,并结合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质量奖惩等,加强了生产现场管理和过程质量控制,为型号科研生产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持,但个别现场仍存在员工素养不到位、体系建设不全面的问题。针对航天型号研制任务异常繁重,以及多品种、小批量、周期短等特点,系统开展现场管理改进是提升管理效率和效能的一项重要工作。GB/T29590—2013《企业现场管理准则》规定了现场管理的基本要求[1],并通过全国现场管理星级评价活动不断推进要求的落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对于现场管理也十分重视,正在制定现场管理的评价标准,并纳入集团公司质量提升工程组织推进,“以评促建”已成为开展生产现场管理改进的通用理念和有效抓手。研究所以加强生产质量控制、建立星级生产示范现场为目标,结合精品塑造工程,进一步规范产品生产现场管理,推行生产过程数据信息化,摸索出适用于航天科研生产现场的管理和评价方法,并在研究所内全面启动,建立起现场管理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
1现场管理的概念及发展
现场管理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手段,对生产现场的各种生产要素,如人、机、料、法、环等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通过有效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改进,建立优质、高效、安全、规范的现场管理系统,保证现场按预定的目标,实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的生产,提高企业质量、成本、交付能力等各方面的绩效水平,从而更好地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需求,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对于现场管理的研究一直处于理论和应用的前沿,在现场管理方面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如生产计划方面的物料需求计划(MRP)及其所包含的主生产计划(MPS)、制造资源计划(MRPⅡ)、企业生产资源计划(ERP)等;生产过程方面的工业工程(IE)、成组技术(GT)、并行工程(CE)、准时生产方式(JIT)、敏捷制造(AM)、精益生产(LP)等;现场组织发展方面的组织效率(OE)、组织发展(OD)、组织变革(OC)、目视管理、定置管理、5S活动等。国内也开展了很多现场管理和评价方面的研究,建立了现场管理标准,并通过星级评价引入了标杆使用的方法。
2航天科研生产现场管理的重要意义
1)杜绝低层次质量问题近年来,一些由于现场管理不到位导致的低层次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为此,对于飞船、卫星等可靠性要求高的航天器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尤其要严把质量关,树立零缺陷的质量理念,杜绝由于现场管理不到位引起的低层次质量问题,确保航天产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2)满足多型号、高密度发射任务需要在我国航天任务多型号并举、高密度发射的形势下,对生产效率、研制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依靠一套系统、完整的现场管理体系作为支撑,提升现场管理效率和效能,从而为按时交付合格产品、圆满完成型号研制任务奠定基础。3)实现现场管理的规范性、系统性面对航天产品研制任务多品种、小批量等特点,需要落实精益生产思想[2],结合产品化工程,实现流程化管理,充分考虑人员因素、设备因素、物流因素等,系统运用现场管理方法和工具,提升现场管理的规范性[3]。
3航天科研生产现场管理及评价的思路及要求
GB/T29590—2013明确了现场管理“一心”、“二效”、“三节”的核心理念,即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提升现场管理活动的整体运行质量,实现以顾客为中心,提升效率和效能,优化节拍、节省时间、节约资源的目标。研究所结合航天科研生产任务的特点,系统运用各种现场管理方法和工具,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切实将“零缺陷”的质量意识转化为良好的工作习惯,将“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转化为规范的质量行为,抓好规章制度在生产现场的落实,立足生产现场管理的标准化、流程化、数据化,通过生产现场评价及问题整改,按照“整合要求、分类管理、分级评价、以评促建”的思路,对质量、安全、生产、计量等管理体系要求在现场进行整合,分阶段、分步骤实现现场管理目标,形成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从而不断提高现场管理的水平。研究所为落实上级单位质量管理文件中加强质量职责落实、加强数据包管理、加强异常现象管理等相关要求,全面推进现场管理工作,修订了现场管理的所级程序文件,制定了现场管理所级规章制度《科研生产现场管理若干要求》,明确了现场整顿“五个一”(一室一库房、一区一责任、一地一标识、一物一定置、一纸一夹子)、体系控制“五控制”(温湿度控制、洁净度控制、静电防护控制、设备状态控制、记录控制)、人员素养“五到位”(培训到位、自查到位、监督到位、考核到位、习惯到位)的“三个五”要求,用以规范现场定置管理、环境控制、设备管理、现场依据及记录等重点工作,并通过合理有效的培训及考核激励制度,提高人员素养。研究所通过全年的现场管理改进和检查,实现了现场整洁有序。
4航天科研生产现场管理评价研究及实施
4.1现场管理评价依据和评价模型
研究所全面落实航天各项质量管理要求、开展生产现场管理改进及检查,在此基础上,总结近年来现场管理的工作经验,对质量、安全、生产、计量等各管理体系要求在生产现场进行了整合,完善了研究所程序文件和规章制度,结合研究所科研生产特点对相关国家标准进行本地化,梳理了现场管理的要素,建立了现场管理和评价模型,如图1所示。通过细化管理要素要求并提炼形成了科研生产现场评价工作实施指南及评价表,作为现场管理改进和评价工作的依据[4]。
4.2现场管理评价方法
评价表按照管理成熟度逐级递增的原则明确了各管理要素的相应要求,分为0~0.6、0.6~0.8、0.8~1三档,分别体现管理要素的基本要求、量化要求和长效机制要求,为实现现场管理的以评促建、持续提升提供了有效抓手和落实渠道,如表1所示。实施指南规定了生产现场评价工作的程序、职责及评价表的使用要求,进一步促进了管理要求在生产现场的落实。实施指南和评价表按照版本进行管理,并随着现场改进工作的推进持续完善,确保管理要素覆盖生产全过程,要素要求合理、可操作,实现适宜、高效的现场管理。对照评价表中各管理要素的条款要求,通过现场观察、查阅见证材料及人员交谈等方式,给出评价描述及评价结果,从而评价现场管理的成熟度和水平。在评价表的评价描述中,列出现场存在的问题,后续以问题为牵引,进行现场整改和提升。评价表适用于部门自评价和所级评价,各管理要素的要求条款按由低到高递增原则进行打分。(1)若0~0.6的要求未全部满足,则评价结果只能小于0.6,若0~0.6的要求全部满足,但0.6~0.8的要求不全满足,打分结果在0.6~0.8,其他类比。(2)如有效果突出的工作成果,可以作为最佳实践进行加分,原则上加分项总计不得超50分。(3)生产现场评价结果分值=∑要素分值×评价结果+加分值,得分率=实际总得分÷应得总分×100%。各现场按照得分率确定评价等级。(1)得分率≥90%,对应生产现场的等级为五星级。(2)得分率≥80%且<90%,对应生产现场的等级为四星级。(3)得分率≥70%且<80%,对应生产现场的等级为三星级。
4.3现场管理评价过程
研究所对实施指南和评价表进行了全所、部门、班组级的宣贯培训,要求全面落实,并按照PDCA原则,通过部门自评价和所级评价,进一步推进评价表中管理要素要求在生产现场的落实。评价表中各管理要素要求按照管理成熟度逐级递增的原则进行排列,为各生产现场提供了持续提升、不断完善的渠道。
4.4长效机制的建立
研究所成立了科研生产现场管理改进工作领导小组、推进小组,均由所领导担任组长,负责科研生产现场管理改进工作的决策部署和资源保障,以及科研生产现场管理改进工作的组织推进、工作指导和成果验收,并通过双周周报、月度工作例会制度,掌握研究所内生产现场改进及评价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困难,将生产现场改进情况、资源需求等提交领导小组和推进小组,滚动落实各部门资源需求,及时识别问题并解决,建立现场改进和资源需求的督办机制,持续推进生产现场管理改进和评价工作,形成长效工作机制[5]。同时,研究所选派优秀部门申报全国现场管理星级评价活动,树立标杆,以点带面,进一步提升研究所生产现场管理水平。
5结论
随着实施指南及评价表的发布,现场管理和评价已作为研究所的一项重要工作全面推广落实,旨在通过规范现场管理,提升各管理体系在生产现场的协同性,提高人员素养和现场管理效率。在后续工作推进过程中不断完善评价表,通过长效机制的建立,提升生产现场的规范性和现代化程度,打造航天精品,为圆满完成型号任务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质量协会.《企业现场管理准则》标准解读[M].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2014:113-170.
[2]姚小凤.生产现场精细化管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439-452.
[3]刘丽文.生产与运作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8-30.
[4]孙涛,胡智华,王涛.航天企业质量管理评价现状分析及改进方法研究[J].质量与可靠性,2011(2):21-23.
[5]袁家军.航天工程精细化质量管理[J].中国工程科学,2011,13(8):38-42.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1002080872、 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