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质量控制是为了通过监视质量形成过程,消除质量环上所有阶段引起不合格或不满意效果的因素,以达到质量要求,获取经济效益而采用的各种质量作业技术活动。质量控制的目的是用现代科学管理技术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将质量控制在置信水平内。
在发动机设计制造、排故过程中,性能参数是检验发动机是否达到设计指标和查出发动机故障的重要依据,而性能试验,是通过改变所给测量的条件,测量试验对象的状态变化并分析其原因,明确试验对象的性能和性能故障,并获取参数的重要方法。例如产品的高(低)温试验、压力试验、流量试验、振动试验等。如何获得准确、真实的参数除了应该具有精密的设备之外,试验过程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其精度的必要条件。可靠的质量是我们企业的生命,质量控制是对专业技术过程和质量管理过程的控制,它的关键是使所有质量过程和活动始终处于完全受控状态,它的基础是过程控制,也是台架试车性能参数录取时重要的控制点。本文从发动机台架性能测试试车中感受器质量控制、转接模块质量控制、数字采集处理的质量控制等工作入手,来探讨台架试车性能试验中测试参数的质量控制。
1选择适合感受器与传感器是确保质量的重要原则
在台架试车过程中,约有68%的故障将会显现,因此台架试车是排除发动机故障的关键步骤。排除故障需要大量的参数作为参考,这种为排除发动机故障而做的试验,也被称为“诊断”,而针对温度、压力、振动等方面的性能测试将是对发动机故障诊断的重要依据,感受器是接触被测源的敏感元件,因此,有效地控制感受器的质量也就是控制性能测试的质量。
1.1感受器的选用原则
质量控制应该尽可能地建立在前馈、而不是在反馈的基础上,以便在质量偏差出现之前应及时察觉并予以防止,防患于未然。正确选择感受器的结构与材质是测试试验的前提,只有感受器的精度符合测试要求,才会有更为准确的测试结果,在测试环境中感受器应该具有足够的强度、挠度和一定承受振动的能力,并且其自振频率要在所测发动机的频率范围之外,以免产生共振。感受器设计、制造过程中要符合强度、挠度安全系数,设计及制造误差应该在合理范围内。
1.2传感器的选用原则
由于传感器在原理与结构上千差万别,所以要根据具体的测量目的、测量对象、以及测量环境合理地选用传感器,只有在传感器确定后才会确定相配套的测量方法和测量设备,测量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感器选择的合理与否。所以传感器的选择要具备以下几点:
(1)合适的灵敏度。
(2)频率响应特性必须在测试允许频率范围内。
(3)确保传感器在线性范围内(输出与输入成正比的范围)测试输出。
(4)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传感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性能保持不变,测试能力稳定。
(5)足够的精度,它是传感器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关系到整个测量系统精度的一个重要环节。
2数据采集系统及模块选用原则
数据采集:是一种从数据源收集、识别和选取的过程。
设备类:是指从传感器和其他待测设备等模拟和数字被测单元中自动采集信息的过程。数据采集系统是结合基于计算机的测量软硬件产品来实现灵活的、用户自定义的测量系统。
系统可以采集电气参数和非电气参数两类,其中电气参数主要有电流、电压、功率、频率等模拟量,断路器状态、隔离开关位置、继电器保护动作信号等。非电气参数包括温度、压力、流量等。
数采系统应具备如下特点:(1)数据采集通用性较强,不仅可以采集电气量,亦可采集非电气量。(2)数采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软硬件采用模块化设计。
数据采集系统选用原则如下:(1)适用原则:根据不同的使用精度选用不同的数采系统和模块,太大或者太小,都会直接影响采集精度。(2)译码范围:这是选择数据采集器的一个重要指标,各种数采系统的条码扫描部件不同,细节参数也可能不同。(3)数据通讯接口:采集器的接口决定着数据输入输出的形式,是采集器的重要衡量指标。(4)对首读率的要求:它是采集器的一个综合性指标,首读率越高,越节省工作时间。(5)条码扫描:它是数据采集器的核心部件,条码扫描模块的性能直接影响使用的质量。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