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加深,越来越提倡素质教育,这将要求数学教师打破以往教育中只注重教学结果不注重教学方法的形式,加强对教学中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上的转变,从而实现让初三学生在无痕中接受高一数学基础知识的目的.本文将对初三学生在接受高一数学知识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因式分解" "函数" 无痕
一、引言
目前,我国初高中学生开始使用的人教版教材具有模块结构上的特点,主要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部分,在知识结构上多种多样,更加注重教材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充分的体现出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也要求教师能够在新课程背景下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实现初三到高一数学知识的无痕衔接。
二、初三学生在接受高一数学知识时存在的问题
(一)在教材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
与初三的教材内容相比较来看,高一的数学教材内容更加抽象,多是对于变量的研究,在计算和理论研究方面的知识涉及较多,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联想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同时,知识体系发生了变动,使得数学学科的知识点难度加大,习题量变得繁重复杂,解题也更加注重于技巧性。虽然我国在教育改革中对初高中教材的难度都有所降低,但是相比较来看初中数学教材降低的程度较大,高中生由于受高考的影响即使教材中的内容难度降低,教师还是会对学生进行拓展训练,使得高中的习题难度依然较大,也因此导致了初三学生在接受高一数学课程时显得十分吃力。
(二)在教学形式方面存在的问题
初中数学学科的学习在课程安排上学习内容相对较少,教师的教学进度缓慢,能够有时间对教材中的重点难题或者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进行反复的讲解和练习。而高中则不同,高中由于涉及到的学科增多,因此各学科在一周中所占的课程数量较少,而教学内容又相对较多,因此高中教师通常会提高教课的速度从而使知识点能够全部讲解完毕,对于教材中的重难点和学生掌握薄弱之处也没有时间进行反复的强调,使得刚刚从初三升到高一的学生短时间内不能够良好的适应这种教学形式上的转变,对高中数学的学习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在学习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初中学生通常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习惯于跟着老师学,不善于进行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分析研究,对课程的重点和考试的要点通常也都是教师归纳完毕后交给学生的,使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得不到训练,进入高一学习之后,由于高中的学习任务繁重,而教师对学生在学习方法方面的管理较少,使得学生普遍有些应付不来,有些学生只能完成当天的作业量,而忽视了预习、复习等环节,使初三学生在高一数学学习时的压力增加。
三、让初三学生在无痕中接受高一数学基础知识
(一)教师注重入学教育,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过渡
初三学生在经过中考后到?_高中之后,将会信心满满的对待这个新的开始,但是高中数学学习中一开始接触到的集合与函数等问题将会使学生突然感到压力倍增,从而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这时就需要教师在中间发挥调节的作用,积极做好学生的入学教育,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初中到高中的心理过渡。例如,在面对学生的紧张恐惧情绪时,高中数学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或者课堂的最后几分钟让学生之间互相谈一谈对于高一数学中函数部分知识学习的心得和体会,传授学生一些学习函数的小方法、小窍门等,并且对于学生在函数以及因式分解等方面的疑问,应给予耐心详细的解答。教师在课后可以寻找有关函数方面的典型例题,与同学共同思考解答,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经常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找回自信心,缓解紧张和焦虑的心情,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从而使其能够以健康良好的心态对待高一数学学科的学习。
(二)以“函数”方面知识为例
由于学生是刚由初三升到高一,对于初中的学习方式和知识结构比较熟悉,因此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适应高中教材,教师应做好初高中教材课程的衔接研究,将高中教材初中化,才能够更好的让初三学生接受高一知识。初中的课堂比较生动灵活,而部分高中的教学课堂而过于规范严谨,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情境的设立,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例如,在学习有关函数的知识时,教师说:“生活中的许多地方都能够运用到函数。比如商场的促销活动,购买3只以上的茶壶则能够享受买一送一(即买一只茶壶送一个茶杯)或者打九折的优惠活动,已知每个茶壶20元,每个茶杯5元,若想获得最大的实惠,则哪种优惠方法更加合算呢?”学生对教师所说的生活相关内容十分感兴趣,纷纷跟上教师的思路,开始进行函数的学习。
(三)以“因式分解”知识为例
对于因式分解部分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运用多项式乘法的逆思维的方式来探索因式分解中的新知识,“探索”的方式与“回忆”的方式正好相反,它是通过将多项式划分为几个整式的乘积方式进行运算,因此称为因式分解。例如[ma+mb+mc]中的每一项都具有[m],因此这里的[m]被称之为公因式,在将多项中式[ma+mb+mc]进行分解时,能够分解为[m]与[a+b+c]的乘积形式,这种因式分解的方法被称为提公因式法。同时,在因式分解中还具有[a2-b2=(a+b)(a-b)]以及[a2+2ab+b2=(a+b)2],这两种因式分解的形式被称为是公式法。在学习高中函数时常常离不开因式分解的运用,例如,求函数[y=(x+1)(x-3)x+1]的定义域时,将可以通过初中因式分解的知识进行高中函数问题的解答,以此来更加良好深刻的学习高一数学知识。
四、结束语
由于部分学生不能够良好的适应由初三到高一的转变,加之高中的数学知识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和学习方面的正确引导十分重要。同时,数学教师也应注重自身的教学方法,实现初三到高一数学课程的无痕衔接,帮助学生更快的适应高中环境,其数学成绩得到显著的提高。
参考文献:
[ 1 」赤肠娟.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与实践 [ D ] .陕西师范大学, 2
[ 2 ]裴洁.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过渡问题研究 〔 D ] .陕西师范大学, 2 013 .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 2 016 年普通高中教育教改研究重点课题 《 普通高中特色化、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1002080872、 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