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CSSCI核心 当前位置: > 核刊目录 > CSSCI核心 >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双月刊 北大核心 CSSCI核心

时间:2016-01-23 10:02来源:www.hexinqk.com 作者:www.hexinqk.com 点击:
期刊简介: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JournalofthePartySchooloftheCentralCommitteeoftheC.P.C(双月刊)1997年创刊,是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自正式创刊以来,坚持高标准办刊,以文入选,以其较高的学术品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编
期刊简介: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JournalofthePartySchooloftheCentralCommitteeoftheC.P.C(双月刊)1997年创刊,是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自正式创刊以来,坚持高标准办刊,以文入选,以其较高的学术品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编辑委员会由全国学术理论界的权威人士和中央党校的学术带头人组成,对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的编辑与出版工作负责,使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的高新起点与严格标准得以保证和实现。
 
  主管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主办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国际标准刊号:1007-5801
  国内统一刊号:11-3847/C
  出版地:北京市
  创刊时间:1997
  邮发代号:82-972
  复合影响因子:0.8510
  综合影响因子:0.4580
  收录情况: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知网数据库、龙源期刊网收录。
  主要栏目:哲学社会科学的主要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及政策研究栏目,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共产党建设理论、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教育学、文化理论、国际关系理论等。
 
投稿须知:
  一、每篇稿件不超过9000字,用A4纸或16开纸单面打印清晰,也可以清楚地抄写在方格稿纸上。正文用字不小于小4号字,行距不小于3毫米。
  二、稿件中文主题名不超过20个汉字,副题名前须有破折号并且不超过25个汉字。题名应当简明、确切,能够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外来语、缩略语、字符、代号。
  三、稿件作者在题名之下署自己的姓名全称。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必须用逗号隔开。
  四、稿件作者在署名之下标注自己的工作单位全称,以及所在地的省或直辖市或自治区的地名和市或县(直辖市的区或县)的地名、邮政编码。工作单位与所在地名之间用逗号隔开。分属于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则分别注明不同的工作单位全称、所在地名和邮政编码。各个工作单位、所在地名和邮政编码之间用分号隔开。此项整体标注外加圆括号“()”括起。
  五、稿件(动态信息类、文件资料类的稿件除外)正文之前须有摘要。“摘要”二字用方括号“[]”括起。摘要以100~300字为宜,排除“本文认为、作者指出”等语词和常识性内容,不用引文、图表、冗长的数学公式和非公知公认的符号、缩略语,不对论文作诠释、评论和评价,仅简介主题范围、目的方法、内容梗概、创新之处、基本结论。摘要慎用长句,只分1个自然段落。
  六、稿件摘要之后须有关键词。“关键词”三字用方括号“[]”括起。关键词由3~8个反映论文主题内容、并用分号隔开的词或词组所组成,只分1个自然段落。
  七、稿件首页地脚可有基金项目,注明论文产出的资助背景。“基金项目”四字用方括号“[]”括起。基金项目按照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立项的正式名称全称填写,并注明其项目编号。项目编号外加圆括号“()”括起。多项基金项目依次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
  八、稿件首页地脚须有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四字用方括号“[]”括起。作者基本信息按照以下顺序列出: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出生地,学位,工作单位及职称,职务,学术简历及研究方向。其中,民族为汉族的可以省略族籍,出生地为中国且国籍仍为中国的,可以省略国籍但须标明省级地名和市(县)级地名或直辖市的区(县)地名,工作单位须用全称并同作者署名之下标注的工作单位相一致,学术简历和研究方向两项可以任选。上述各项除了民族和出生年用圆括号“()”括起外,其他各项均用逗号隔开。多位作者在同一“作者简介”栏目中相继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最后以句号结束。
  九、稿件正文中的标题序号:第一层级标题采用“一、”,第二层级标题采用“(一)”,第三层级标题采用“1.”,第四层级标题采用“(1)”。
  十、稿件的释义性注释是作者对于题名、标题和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稿件的引文性注释是作者对于引用未公开发表的各种文献资料的注明和说明。它们均须放置在当页地脚(如在稿件首页,则列于“作者简介”之后)。注释序号与文中指示序号相一致,左空两格用阿拉伯数字加圆圈标注:①、②……。每条注释独立成自然段。
  十一、稿件中的译名,除了人们熟知的外国人名和非汉族人名?穴如马克思、爱因斯坦、成吉思汗?雪按照通用译法书写外,其余所有人物译名均须按照标准人名翻译手册给出译名全名,在文中首次出现时均须附注原文人名全名,如查尔斯?林德布洛姆(C.Lindblom),名可缩写,姓不可缩写;除了人们熟知的外国地名(如新西兰、纽约、莫斯科)按照通用译法书写外,其他所有地点译名均须按照标准地名翻译手册给出译名,在文中首次出现时均须附注原文地名。
  十二、稿件中引用公开发表的中文外文资料,须在直接引文和转述引文的结尾右上角处加注序号角标,以指示资料的引用出处或参阅出处。序号角标用方括号“[]”括起。其中,第1个阿拉伯数字表示所引用或参阅的资料在文末参考文献中的排列位置,半字线“-”之后的第2个阿拉伯数字表示该引用资料或参阅资料在特定文献中的页码或卷次。它的一般格式为:“……,(。)”[X-X]或“……”[X-X],(。)或……[X-X],(。)。
  十三、稿件的参考文献所列,是作者写作论文、注释文论所引用和参阅公开发表的中文外文资料的出处。它们集中排列在论文的文末。“参考文献”四字用方括号“[]”括起,独占一行并左顶格。
  (一)每条参考文献为1个自然段,最后均以实心句号结束。按照论文中引文(含直接引用和转述引用)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排列引用文献,之后再排列没有引文的参阅文献。在同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中,凡相同的著者、书(题)名、译者和出版者、出版年,一律使用同一序号并只在各条“参考文献”中出现一次;凡引用或参阅的资料出自同条参考文献的相同页码,则一律使用同一分序号,该页码仅在此条“参考文献”中出现一次。
  (二)参考文献按照以下项目顺序书写:
  1.序号。参考文献序号与文中指示序号一致,左顶格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注:[1]、[2]……。
  2.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文章作者、图书主编、论集主编、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专利申请人、学位申报人等)。只列他们的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多个责任者之间用逗号分隔,是外国人的要在姓名之前加国别简称并用方括号括起,是中国古人的要在姓名之前加朝代简称并用方括号括起。此项目以实心句号结束。
  3.文献题名。题名不加书名号或引号。
  4.文献类型及其标志。以英文单字母大写并用方括号括起,表示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类型文献:专门著作[M]、论文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资料汇编[G]、参考工具书[K]、未定义文献(资料、语录、古籍等)[Z];以英文双字母大写并用方括号括起,表示电子类型文献: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以英文双字母大写并用方括号括起,表示电子类型文献的载体: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由此组成电子文献标志,如[DB/OL]—网上数据库、[M/CD]—光盘图书、[J/0L]—网上期刊、[EB/0L]—网上电子公告等。此项目紧跟在文献题名之后,并以实心句号结束。
  5.其他责任者(译者、校注、校点、校勘者等)。多位责任者之间用逗号分隔,并以实心句号结束。
  6.出版。图书依次为出版地,只写地名全称,不写简称,不加行政区划单位,后接冒号;出版者,只写全称,后接逗号;出版年,只写4位阿拉伯数字,不写“年”字,后接冒号。报纸依次为报名全称,后接逗号;出版日期按照“YYYY-MM-DD”的格式表示,后接版次,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并用圆括号括起。期刊依次为刊名全称,后接逗号;出版年,只写4位阿拉伯数字,不写“年”字,后接逗号;现代文献的卷、期、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并用圆括号括起,后接冒号,中国古籍文献的卷、期、号用汉字数字表示并用圆括号括起,后接冒号。
  7.电子文献可获得地址。该地址须加下划线。此项目以实心句号结束。
  8.页码。现代文献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起止页码;指示引用资料或参阅资料的所在页码的分序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前引半字线“-”,外加方括号,标注在此处页码的右上角;表示页码范围用波浪线“~”,多个页码之间以逗号间隔,如“20[-1]?熏33~34[-2].”。中国古籍文献用汉字数字表示起止页码;指示引用资料或参阅资料的所在页码的分序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前引半字线,外加方括号,标注在此处页码的右上角;表示页码范围用半字线,多个页码之间以逗号间隔,如“一七[-1],卷五-卷七[-2],三〇-三六[-3].”。此项目以实心句号结束。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